旅客空中病发 空管全力保障
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个大国重器,屹立在金沙江畔。
通过水富港运到浙江等地,但没有形成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对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强化源头担当,扎实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的关心关注。第一个是城市变大了,全市建成区面积新增3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5%增至40.5%,中心城市一城三区格局初步显现,昭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77.8万人,镇雄、巧家等县城加速崛起。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法,建立前期项目、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重点项目四个项目库,做实招商引资类、申请专债类、向上争取类、社会融资类四个项目册,强化土地、林地、环评、融资四大要素保障,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行固定资产投资红黑榜考核通报,实现项目从心中转到手中、由纸上转向地上,从备战转为实战、由持久战转入速决战。实际就是我们灾区要全面恢复重建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同时,要发展产业、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增加收入,呈现欣欣向荣、涅槃重生的蓝图。建成叙毕、渝昆2条铁路,协调启动攀昭毕、昭六、宜西攀3条铁路,配合做好沿金沙江等5个铁路项目前期,推动县县通高铁。
在发布会门口的产品展示区大家可以看到,花椒做成的精油、洗发水,我们这条产业链已经延伸到产值超过3.5亿元,种植花椒的老百姓户均产值能达到2万元。鲁甸也种植了20多万亩苹果,好的果农一亩收益能达到3万元。(2022年2月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重任。
拔穷根 开启幸福新生活走进巧家县老店镇新村社区绿油油的松林间一栋栋别致的小洋房,房屋上一个个太阳能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周围一个个大棚,村民们采摘草莓,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巧家县东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空壳村变为产业村,成为助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长久致富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以来,巧家县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巧家县东坪镇新街村全景。巧家县马树镇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摘菌子。
现在,全县 192 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5万元以上,多元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蓬勃向上,农民收入蒸蒸日上,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累计投入资金13.2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12个,集中打造10个万,10个千产业基地,项目全部挂联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3.3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挂联全覆盖。脱贫摘帽不歇脚,乡村振兴正当时。巧家县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努力打好能源、产业、旅游、人才四张牌,筑牢乡村振兴基础,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走进中村村群众王怀忠家中,院落干净整洁,各种花草通过打理,红绿相间,错落有致。(2022年2月摄)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巧家退出贫困县序列。共计解决22.52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盛夏的昭通市巧家县,农业产业生机盎然、乡村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幅产业兴、村庄美、农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尽情铺展。
通过脱贫攻坚战,巧家县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兴产业 美生态富乡村红土地上种满了马铃薯,大棚里挂着红红的草莓,牛羊正悠哉的吃着青草……巧家县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全面完成6715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5224元,增加到2021年的12460元。
过去,巧家是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总量在全省88个贫困县中排列第6位,全县184个村(社区),有179个村(社区)是贫困村,有深度贫困村128个,占贫困村总数的71.5%。(2021年9月摄)近年来,巧家县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巧家县崇溪镇花山村全景。如今,巧家县农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村级集体经济花繁果硕,为推进乡村振兴激发了源源不断的源动力。全县179个村(社区)脱贫出列标准,1658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36%。巧家县马树镇草莓基地工人们正在打苗。
(2022年2月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色产业的兴旺、群众生活的幸福,已然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答卷上最亮丽的一笔。十三五期间,巧家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发展生猪、肉牛、马铃薯、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
(2021年4月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前,巧家县村级集体经济无产业支撑,贫困村大多是空壳村。农村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吃水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巧家60多万儿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19年7月摄)谱新篇 乡村振兴正当时现在家家都有垃圾桶,村里每天都有保洁员清扫垃圾,房前屋后种上了花卉苗木,村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走出家门,看着就舒心,把自己家里收拾得漂漂亮亮的,才能映衬着村里的美景。巧家县蒙姑镇文笔社区(2019年7月摄)谱新篇 乡村振兴正当时现在家家都有垃圾桶,村里每天都有保洁员清扫垃圾,房前屋后种上了花卉苗木,村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走出家门,看着就舒心,把自己家里收拾得漂漂亮亮的,才能映衬着村里的美景。走进中村村群众王怀忠家中,院落干净整洁,各种花草通过打理,红绿相间,错落有致。
巧家县东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十四五以来,巧家县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巧家县马树镇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摘菌子。盛夏的昭通市巧家县,农业产业生机盎然、乡村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幅产业兴、村庄美、农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尽情铺展。
(2022年2月摄)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巧家退出贫困县序列。通过脱贫攻坚战,巧家县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兴产业 美生态富乡村红土地上种满了马铃薯,大棚里挂着红红的草莓,牛羊正悠哉的吃着青草……巧家县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5224元,增加到2021年的12460元。(2022年2月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色产业的兴旺、群众生活的幸福,已然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答卷上最亮丽的一笔。巧家60多万儿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9月摄)近年来,巧家县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今,巧家县农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村级集体经济花繁果硕,为推进乡村振兴激发了源源不断的源动力。巧家县蒙姑镇文笔社区。
全面完成6715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吃水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评论列表